故障樹分析FTA
課程目的:
n建立故障樹分析法的概念和方法;
n認識故障樹分析法在質量問題分析中的重要性;
n掌握故障樹分析法在質量問題分析中的技巧;
n提高正確使用故障樹分析法的能力。
課程背景:
故障樹分析法簡稱FTA(Fault Tree Analysis),是1961年針對可靠性及安全性問題,由美國貝爾電話研究室的華特先生首先提出。其后,在航空和航天的設計、維修,原子反應堆、大型設備以及大型電子計算機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。
故障樹分析采用邏輯的方法,形象地進行產品和系統風險的分析,其特點是直觀、明了,思路清晰,邏輯性強,可以做定性分析,也可以做定量分析。體現了以系統工程方法研究可靠性、安全性問題的系統性、準確性和預測性,它是可靠性工程及風險風險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,應用范圍正在不斷擴大,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故障分析法。
故障樹分析(FTA)是由上往下的演繹式失效分析法,利用布林邏輯組合低階事件,分析系統中不希望出現的狀態。
系統復雜到一個程度,就可能會因為一個或是多個子系統失效而讓整個系統失效。不過整體失效的可能性可以透過系統設計的提升來降低。故障樹分析利用建置整個系統的邏輯圖示,來找到失效、子系統以及冗余安全設計元件之間的關系。
故障樹分析可以用于:
v了解頂事件和下方不希望出現狀態之間的關系。
V顯示系統對于系統安全可靠度規范的符合程度。
V針對造成*上方事件的各原因列出優先次序:針對不同重要性的星測方式建立關鍵設備/零件/事件的列表。
v監控及控制復雜系統的安全性能(例如:特定某飛機在油料閥x異常動作時是否可以安全飛行?此情形下飛機可以飛行多久?)
v*小化及*佳化資源需求。
V協助設計系統。故障樹分析可以作為設計工具,創建輸出或較低層模組的需求。
v診斷工具,可以用來識別及修正會造成頂事件的原因,有助于創建診斷手冊或是診斷程序。
課程特點:
全程案例教學,通過講師提問、案例討論分享、講師深度點評,讓學員在專注思考中潛移默化轉換思維,掌握FTA分析技能。
課程時間:
2天
課程大綱:
